城在公园里,人居森林中,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无中生有”的铜产业,牵出绿色循环产业链,工业涌动蓬勃发展活力;依托壮族特色文化和深厚历史底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欣欣向荣……
7月27日,“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社长总编看崇左调研采访活动第一天,采访团前往崇左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项目点、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太平古城等地开展调研采访,感受崇左市建市20年来的发展变化,记录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故事。
(相关资料图)
调研采访活动第一站,采访团来到佛子湖,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树木葱翠、花草茂盛,碧水与蓝天相互映衬,形成水天一色的生态美景。
佛子湖公园。本报记者 林耀群 摄
“这里以前是一处死水塘,经过改造,现在变成了生态湖泊,市民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崇左市水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向采访团介绍,佛子湖占地面积305亩,其中水域面积167.8亩,绿化面积137.2亩,是崇左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一期项目八大湖体公园之一。
航拍金龙湖。杨发明 摄
近年来,崇左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园林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崇左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有序推进龙腾南湖、水口湖、佛子湖、骆越湖、龙腾西湖、兰怀湖等一批水系绿地建设。“显山露水、依山傍水、近山亲水、千米一园、百米一景、推窗见绿”的山水园林城市初显雏形。
一路探访金龙湖、九牛爬坡广场等地,采访团成员一边看,一边忙着用手中的相机、手机“打包”风景。“崇左可谓一步一景,走几步就是公园,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象让我印象深刻。”海口日报社记者梁冰说。
采访团成员在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参观采访。本报记者 方秋丽 摄
在崇左市壮族博物馆,采访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感受绚丽多彩的壮族文化。
“崇左不仅环境优美宜居,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贺州日报社记者贝佳杭说,“参观了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对崇左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认为这是传播崇左文化、讲好崇左故事的一个重要窗口。”
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走进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深入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鹏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调研采访。
“目前项目建设情况如何?”“去年工业生产总值有多少?”在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访团对该企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十分关注。
采访团在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车间采访、拍照。本报记者 甘忠瑶 摄
“2022年南国铜业一期项目实现产值230.07亿元,同比增长24.3%。”该企业负责人说,南国铜业铜冶炼项目是我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产业发展思路实施的龙头项目,目前项目二期正在稳步推进中。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还引进铜产业链下游产业项目——广西鹏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川恒“铜硫磷氟”绿色循环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充分耦合南国铜业的硫酸、热气等资源,推进铜、磷、氟、钙资源一体化利用、全产业链发展。
广西鹏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川恒“铜钛磷氟”绿色循环产业项目基地。本报记者 梁文君 摄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天参观的两家企业,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崇左工业强劲的发展势头。”梧州日报社社长肖苗生对崇左工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赞叹。
华灯初上,夜晚的太平古城流光溢彩,步行桥上人潮涌动、十分热闹。当天调研采访活动的最后一站,采访团一行来到太平古城,切身感受崇左文旅发展活力。
太平古城夜景。本报记者 许青霖 摄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旅游宣传模式,抢抓机遇吸引国内外客源,提高文旅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眼下,崇左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崇左市建市二十年来,在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工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茂名日报社副总编辑杨建华说,在全媒体时代,崇左要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矩阵式发力,做好深度报道,大力宣传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特色文化等,把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上一篇:点亮更多青少年对天空的梦想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