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我们继续分享自己的阅读,也希望读书不只是一个节日,而是一种生活,一种生命之道。
【资料图】
《瓣香终不负此生——柴德赓图志》柴念东/编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3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关于柴德赓先生著作,此前不过粗略读过《史学丛考》《史籍举要》,知道他于乃师陈垣的治学方法心摹手追、亦步亦趋,又大略翻过《柴德赓书信集》而已。这次得读柴念东先生编著《瓣香终不负此生——柴德赓图志》,以五百多张照片贯穿柴德赓先生六十二岁的人生,令人耳目一新。读罢此书,一方面惊叹于柴德赓先生保存资料的细心、交游圈子的广阔乃至书法的秀美(尤其是随手写就的诗笺信札,美不胜收),另一方面又不禁感慨:惜乎天不假年,倘若给柴先生更多时间,他一定会做出更多更了不起的研究。
《成瘾:在放纵中寻找平衡》【美】安娜·伦布克/著 赵倩/译,新星出版社,2023年3月版
推荐人:杨小舟
推荐语:
今日之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瘾头。这是一本有关成瘾机制的科普畅销书,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与成瘾医学教授。作为一名半路入坑的追星族,我第一时间读完了此书。我觉得很适合那种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上瘾症状的人、想着手研究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案的人。最后一章有一些简单实用的建议。
不过,指望看完这一本就能解决上瘾问题是不现实的,剩下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因为造成上瘾的真正原因,精神科医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拿追星上瘾来说,带来的痛苦是失控的生活作息和陷入“逃避痛苦-追求快乐-再次陷入痛苦-加大剂量快乐-痛苦加倍”的循环。根据作者的实验,可以尝试先戒断爱豆一个月,这种非正常的生活就差不多会恢复正常,因为重置大脑奖赏回路所需的最短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但是,即便戒掉了爱豆,给你带来痛苦的shitty world还继续存在,你该怎么办呢?正如本书作者所言,解决方法也许是,不要逃避你试图逃离的一切,而是停下来,转身面对。
《从海洋看历史:东亚海域交流300年》【日】羽田正、小岛毅/著 张雅婷、陈健成/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后浪,2023年3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何为东亚?立场和想法的不同,使得这个概念所表示的地理空间也不一样。有作为文化圈的东亚,有作为国际关系框架的东亚,本书讲述的是作为海域的东亚。从海洋的视角看东亚,作者(们)把以东海和黄海为中心的海域,欧亚大陆东边相连的海洋及其周边区域合称为“东亚海域”,以之来表述这片不能以“国家”为单位区分来理解的汪洋世界,提供了有别于某一国的史观来看待历史的角度。
以海为中心,以三个不同的百年(1250-1350、1500-1600、1700-1800)为时间轴,本书的写作呈现了一种360°环视东亚海域的全景剧。若从以陆地为中心的观点出发,海域是一个“海盗和走私者四处流窜、无法无天的世界”,但对于与海搏斗、以海为生的人们,海路航行的外交使节、僧侣和士兵们,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场域。一直以来,我们中的许多人不自觉地以陆地权力的角度去理解当时的历史,而阅读本书,正如小岛毅在卷首语中所说:“相信你的世界观会有所改变。”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唐晓峰/著,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本书出版已十多年,最近才读,但本书的主题:从混沌到秩序,却给人很多启发。本书是为地理学及其思想史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构一个适合中国的地理学思想体系。作者开始就说:
在人的意识中,也就是在古往今来的地理思想中,有各种不同的对世界的描述解释,解释出来的世界面貌各不一样,所以就有了“许多世界”。这“许多世界”出现的根子,在于地理学思想的多样。过去讲,历史有如破碎的镜子,碎成千百片,每一片都映射着一个天空。而地理学思想本来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镜子,映射出来的世界一直是多种多样的。All possible worlds,李旭旦先生说,就是“大千世界”。(第2页)
这个大千世界或者说“所有可能的世界”,最终在中国的思想脉络中整合起来。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儒家世界观的一句响亮的口号,在这个口号背后还有一套严整的王土秩序。在王土秩序的建设中包含一系列的行为措施,古人称之为‘体国经野’。我们所熟知的一些重要地理观念其实就是儒家解释与倡导的王土秩序……如对中心的强调,对等级的强调。从上古的服制,到王朝帝国的郡县制,都十分注重空间秩序,而这个秩序是以人间权力、王朝体制为核心的……这个古代人文秩序的最高代表是大地域王朝的建立,所以将其称作‘王朝地理’。”(19-20页)以我的理解,这部书的主旨就是“王朝地理”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儒家属于身体力行,而我们认为“法自然”的道家,贡献在于坐而论道。作者指出:
道家在环境实践中的影响是很有限的。社会中的实际情形是:当道家从哲学上深思抽象自然的永恒、从美学上歌颂具体自然的形态时,在儒家影响下的王朝实践却从实用角度拼命开发自然的资源。所以我们后人获得的遗产是:深邃的自然哲学、绚丽的山水艺术、毁掉的自然环境。(72页)
忽然觉得儒家有时被各种批评也挺冤的。
在儒家主导的空间秩序中,很多观念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比如作者指出:“天圆地方,不是两个形状,是两类秩序。一种秩序是圆,运转,循环。另一种秩序是方,静、稳、厚、定。在运转与静稳格局之间形成复杂关系,人生存在于静稳的地上格局秩序中,但要听从天命。在这个意义上,天是历史,地是社会。总之,‘地方’是思想领域的世界地理的基本特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又逐渐融入中国古代人们尊崇的文化特质、价值特质、道德特质。”(128页)
而“绝地天通”,则是“在观念上把天与地的距离拉开,这实际上是对天的干预性的削弱,对地的独立性的加强,地上的一些事情可以与天无关了。沿着这个线索发展,地理思想的发展会日益世俗化,社会化,有机会从‘天人之际’转变为人人之际、人地之际。”(128页)这一转变的结果,就是原来的神守之国逐渐消失,社稷守之国大量增加,“讲求土地人民之治,画疆、设险、攻城、略地,诸侯们忙得不亦乐乎,人文地理知识、人文地理观念、人文地理行为也就变得发达。”(170页)就像《山海经》的《山经》,全是关于神怪的地理记载,而到了《禹贡》,包含的全是建立国家所需的政、教、兵财的内容。
《禹贡》逐渐经典化的过程,也就是王朝地理模式逐渐形成的过程,“九州格局、五服等级、分区定位、中央之尊、向心结构等,都是《禹贡》倡导的社会空间秩序的原则。由这些原则建构出一个中央一统的社会管理大局……由这些原则所确定的土地法统性,是无人可以挑战的终极价值,对于大地域政权的建立和稳固具有重大意义。”(277-278页)
王朝地理学的成熟,“核心是讲述、解释捍卫王朝的社会空间秩序。它所讲述的不是一个自然的山川大地,也不是一片自由成长的村镇聚落,而是一个辽阔的、稳定的、丰富的、严谨的王朝地域结构。王朝精神与王朝价值笼罩着大地上的一切,甚至高山、大河,它们最终也不可避免地转变为王朝的‘江山’。王朝地理学的代表性文本是《汉书·地理志》,它所示范的地理讲述体系,统治了中国古代地理学二千年。”(287页)
王朝地理学的体系,就像不言自明的秩序一样,还会影响我们很久很久。
《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美】南希·贡琳、阿普里尔·诺埃尔/著 郭峥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世界夜间生活的文集。编者在第一章即提出“夜间考古学”,指与夜间生活相关的遗物和遗迹,“有一些仅仅与夜晚有关,而另一些的物质文化意义在夜晚发生了转变”。他们指出,尽管日间和夜间活动都通过遗物、遗迹、图画、文字,甚至整个建筑物在考古记录上留下了印记,但考古对于过去的重建却通常基于对日间活动的描述。“古人晚上做什么?在电力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度过夜晚的?他们对夜晚和黑暗有哪些看法和担忧?哪些符号、故事、神话和仪式与夜晚有特殊关系?夜晚是如何同时做到解放人和束缚人的?”这些问题,都令我感到好奇。
本书除“引论”外的十七章,每一章都是个案研究,涉及玛雅、墨西哥、埃及、维京、罗马、南部非洲等多个古代文明,主题丰富。比如,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人工照明、中世纪早期维京油灯、古代玛雅与印度文明对日全食反应的比较研究、阿曼夜间的农业活动,前二者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新知识,后二者首先丰富了自己对“古人之夜”原本的想象和理解。总的来说,这部文集提供了思考古代世界、古代生活的一个新角度。
《故事的无稽法则:关于命运的歌谣与传说》施爱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这本书分五编,以五个主题谈了中外十余个民间故事与歌谣,有刘三姐、月下老人绊脚绳、泰山石敢当、拿破仑睡狮论、风水故事、沉东京传说等,内容有趣可读。在这里仅用封面故事来谈。
封面图不算很优秀,但有些吸引人的。半人半虎像来自书中所述的虎妻故事,文见第二编第二节“老虎变美女:盗衣男子的悲喜剧”,围绕人虎婚讲。人与异类的婚恋故事,最著名的就是许仙与白娘子的人蛇恋,但据作者说,“从文献上看,人蛇婚甚至还发生在人虎婚之后”。在人虎婚的故事中,“虎妻故事是较早产生的类型,发育也远比虎夫故事精彩多样”。接着,作者细论了从隋唐以来的虎妻故事的流变。
在最初的故事中,虎妻的兽性还很重,会吃人,情节简单。而后则故事更细腻,虎妻也更美丽可人,甚至还有“田螺姑娘”一般为庄稼汉做饭的贤惠。据作者考察,人虎婚的故事到晚唐时成熟,宋明以后的故事只是在细节上有发展。相对稳定的类型化的虎妻故事,包含九个母题:男子遇到一只老虎;老虎脱去虎衣,变成一个美貌的女子;男子将女子的虎衣藏起来(一般是扔下枯井);女子成为男人的妻子并跟着他走了;两人过着美满的生活,并且生下孩子;几年之后他们回到初次相见的地方;夫妻重温旧事,妻子急于找到虎衣;妻子穿上虎衣变成老虎;老虎离去,人兽终于不能共存。虎妻故事既有相对稳定的母题,又有流变中不断变化的细节,作者分析故事中的变与不变,探索了虎妻故事折射出的民间社会的生活与思想。
在阅读中,我生起的好奇是:虎妻故事是否可以放入历史视野中研究?动物史、环境史都已经成为史学研究一潮流,那么,如此想也不是不可以。
《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万方/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各种各样的动物都适合文学的丛林。”然而,最近的文艺生活里,含狗量有点高,看了两部《忠犬八公》(一部中国版,一部日本原版,都哭成了狗),还有就是在读万方老师的这本《乖呀乖》。
在丈夫患有癌症将不久人世的时候,剧作家万方收养了乖乖,一只来路不明、紧张胆小的小狗,开启了互相治愈、互相陪伴的十多年。不可否认,万方收养乖乖,是希望它的陪伴能帮助自己走出悲伤,逃离孤独,最终“孤独,那么凶狠的角色,却在一条小狗面前如此轻易地败下阵来”。但同时,乖乖在万方的照顾下,也变得自信,长成了一只勇敢快乐的小狗。书中,初为铲屎官的各种养狗知识习得、遛狗时遭遇的各种状况,乃至再次面对疾病和死亡(当然是一只狗的),万方老师很感性地记录下了她和乖乖的日常,同时也通过乖乖的视角很理性地去观照人类自身。
《乖呀乖》里的每一篇读来都是身为铲屎官的人能够迅速共情的,我就不禁想起了收养了一年多的自家狗狗。虽说柴犬不太认主人,前主人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将它送给我后,它也显得心很大,没表现出什么失落、悲伤的情绪。但当它在路上不断回望刚刚走过去的带着小孩子的一家人时,我突然意识到,它是想起了前主人一家。于是,眼眶忍不住地湿润了——所以,最近的生活里,眼泪的含量也有点高。
《幻化——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中日变身谭研究》王贝/著,中西书局,2022年12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所谓“变身谭”,就是关于动物变人或人变动物的故事、传说。本书以中日两国古代小说中的“变身谭”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历时性考察。全书主要考察了狐、蛇、犬、龟四种动物变身谭的情节、类别及其特点,其中篇幅占比最多的是狐狸。
动物与人之间的变幻故事,上古以来即有相当多的记载。不过其中变化的特点却少有人综合性地总结。作者认为:“将人类与植物、动物看作同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在构成上并无本质区别的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为变身谭的大量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几→植物→动物→人→几’的变化观和‘物老为怪’的民间信仰,又促进了变身谭的多样化,使得后世的文人创作出许许多多具有奇特大胆的浪漫想象和个性分明的人物形象的变身谭作品。”(12页)
粗看起来,这个说法合理却稍显平淡,不过,将其放在中日比较的视野下,就会显出很多意味。对于日本变身谭文学的特点,作者总结说:日本早期的神灵信仰未发展出日本独有的能够支撑变身现象的抽象的变化观、变化原理、宗教意识等。这点与中国发展出将变化解释为万物的基本构成相同、‘物老为怪’等抽象的有体系的变化观念是不同的……日本本土的自然、变化观事实上只停留在了最早的神话阶段,没有自主地发展成体系化的、能够引领本国变身谭发展的哲学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空缺’也成了一种对新文化的‘吸收力’,使日本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能够弥补这种‘空缺’的文化时,会更积极地吸收和融入自己的文化中。”(15页)
我们在读日本怪谭的时候,确实感受到他们的精怪极为繁杂且不成体系,甚至连鬼和精怪之间都混沌不分,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野趣。而中国古代的变身谭,人与动物、精怪的边界要清晰得多,而且这种变身的原因也往往被解释得清清楚楚,显得极有章法。我想,作者的研究部分解答了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变身谭故事的发展是建立在自身成熟的文化体系上,即使佛教传入中国,只是丰富了这类故事的类型,并未取代传统的变身观念。而日本本土文化在成长期,就遇到了佛教的传入,因此变身谭故事佛教特征特别明显。
当然,中国的变身谭故事中,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的佛教因素也很多。即使在狐狸精的故事中,狐狸虽然走的是道教修炼升仙的路径,但佛教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只是这些元素都毫不违和地化入其中。这也不难理解,儒释道三教合一从唐代就已开始,宋以后更加圆融,当然会影响到志怪作品的创作中。
作者在分析变身谭时,特别注意到变化后的性别要素。比如她认为:“唐以后狐变女性的故事增多且多为狐变女性诱惑男性的故事。生殖崇拜与狐的联结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弱化,加之唐以后儒教影响增强,作为对士大夫阶层的道德约束,‘女色禁忌’认知的影响力增强。而‘狐变女性诱惑男性’这样的主题也正迎合了‘女色禁忌’思想的宣传要求,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促进了狐变女性故事的创作。”(35-36页)
比较而言,日本的狐狸变为男性的情况较多,“江户时代随着狐变男性故事增多,变成男性的狐捉弄人、向人类求助、向人类复仇等各种各样的故事都被创作出来,狐变身谭的故事种类得到了极大丰富。”(65页)
但可能受到材料取样的影响,作者认为狐狸变成男性的情况在中国很少见,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事实上,清代三大志怪小说中,雄性狐狸精的记载非常多,与人类的交流也很频繁。在我看来,清代以来狐狸精故事呈现非常明显的家庭乃至族群聚集的情况,某种程度上甚至像是族群意识的觉醒。
作者总结中日变身谭中狐变身的不同,一是中国狐变身谭的发展展现出较强的阶段性,而日本的狐变身谭最初就展现出比较“成熟”的情节和狐的形象。二是日本狐变身谭中的狐始终带有“动物”“妖怪”的性格,在故事中少有表现其“人性”的一面,中国的狐特别是到了宋元以后,从外部形态到行为举止等始终是在不断地更加接近人,涌现出不少深具“人性”的“狐师”“狐友”的故事。三是中国较偏向把狐和人一视同仁,而日本狐变身谭潜意识或有意识地将人和狐区别开来,人与狐的区隔是较大的。(79-80页)这几点不同与作者在第一章对中日变身谭的思想基础的分析是一致的。我想补充的是,中国变身谭中狐狸的道教修行的因素和佛教轮回果报的因素是并行不悖的,且狐狸认同甚至屈从于人类伦理道德规范的意识也很强。换句话说,日本变身谭中狐狸故事相对类型更单一,而中国狐变身谭的类型则很丰富,同时又不溢出现实社会的基本规范。
作者还比较了蛇、犬、龟的变身谭,其中提到“因怨恨变身为蛇”的主题,指出“在佛教史上,几乎是在汉译佛经一开始,这种慎患与变蛇之间的固定联系就开始形成了”。这一主题在中国不算很明显,但在日本变身谭中却很普遍,甚至不仅是蛇,其他动物变身谭的记载也非常多。至于龟变身谭,想补充的是,可能需要考虑龟属于水族,而在中国古代的超验政治空间中,水府神祇与地祇、冥界神灵均有明显的区隔。
中日变身谭原本单独即可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就更可显示各自文化体系的影响。不过作者对于文献资料选择可能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清代狐变身谭,作者只选取了《阅微草堂笔记》和《醉茶志怪》两种,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时,并且与宋元明等时代进行比较时,就会产生偏差。
《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和寂灭》【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著 熊姣/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2月版
推荐人:杨小舟
推荐语:
翻了这一个多月自然类的新书,这本终于对了我的胃口,不愧是哈斯凯尔。
喜爱自然作品的读者对哈斯凯尔的《看不见的森林》和《树木之歌》一定不会陌生。细腻的观察、专业的科学背景和娓娓道来的文风,使他的作品广受大众好评,荣获多项自然和科学写作大奖。《荒野之声》是他关于地球声音图景的新作。作者参与了为期数年的项目调查,带着仪器在森林、海洋和城市间穿行,纪录不同区域动物声音的丰富度,这使他注意到不同环境对声音的塑造,也让他发出警告:世界上丰富多样的声音正面临危机。
作者认为,“环境”问题通常表现为气候变化、化学污染或种族灭绝。然而我们还需要补充一个框架:“我们的行为正在使未来成为一个感官贫瘠的世界。随着荒野之声永久消失,人类噪声甚嚣尘上,地球变得扁平、黯淡。这场危机也存在于人类物种内部。噪声带来的重负,诸如健康状态不佳、学习能力减退、死亡率增高,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并不均等。种族偏见、性别歧视和权利不对等,都会造成声音层面严重的不公正。”作者呼吁人类倾听其他物种的声音,“倾听,是一种快乐,一扇通往生命创造力的窗,也是一种政治行为和道德行为。”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作者在本书中增加了对人和社会的关注,对于每一个场景中声音繁盛或湮灭背后的原因都有思路清晰的阐述,令人豁然开朗。不是那种纯纯治愈系的,比如让你闭上眼睛闻树的味道冥想。当然,我也不是说那种不好,只是不对我的胃口而已。
这本描述声音的书,文字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做成有声书。
《基因彩票:运气、平等与补偿性公正》【美】凯瑟琳·佩奇·哈登/著 陆大鹏/译,辽宁人民出版社·一頁folio,2023年3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人们在教育、财富、健康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人们在生活结果层面的不平等。在通常理解中,社会环境因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临床心理学教授凯瑟琳·佩奇·哈登的研究表明,一切不平等的起点,是一个人出生时拥有的基因。“基因抽彩的结果是一种系统性的力量,它能决定,对于我们在社会中想要的几乎一切,谁会得到更多,谁会得到更少。”
《基因彩票:运气、平等与补偿性公正》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基因科学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成果及其广泛应用,包括解释人们在身高和体重方面的差异、预测疾病和学业的成功等;第二部分则致力于为遗传学建立一个新的道德框架。作者主要援用约翰·罗尔斯等平等主义自由派的政治哲学,指出每个人的遗传特征如同“彩票”,是偶然运气所致, “有些人碰巧继承了特定的遗传变异的组合,再加上父母、教师和社会机构提供的环境,使他们更有可能发展出一套目前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规教育体制中受看重的技能和行为。这些人并不因此就是更好的人。他们在本质上并不更优秀。我们只能说,鉴于我们的社会目前的构建方式,他们是最不脆弱的。”作者并非主张优生主义,而是希望利用遗传信息促进公平,改善机会,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将部分人排斥在外,不把幸运误认为有德。她呼吁利用遗传学来保护和关爱最脆弱的群体,寻求最有效的补救措施,促进更为平等公正的社会。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洪爱珠/著,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3年1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台北文学奖”首奖得主洪爱珠的第一部作品,充满了烟火气的台湾地区“家居吃饭史”,是三代女性厨内厨外的人生故事。作者在后记里写道:“我所处的时代,众声喧哗,人在其中常站不稳。这本书写家中老人、老菜、老物件、菜市场,及这些‘老派’事物如何在生活下桩,稳定自我。”
一道道家常菜勾连着记忆一一呈现:咸冬瓜蒸肉饼是家里的“还魂菜”,每回吃它,都“如见旧人”,“肉饼蒸出来,清水化成琥铂色的肉汤,油圈像发亮的小金币一样点点浮在汤汁上,极为咸鲜,比直接吃肉还香”;而外婆曾经每周卤一锅、几乎要在家里成精的卤肉,不仅在异国掀动缭乱的乡情,更成了后来能够随身携带的安慰,“独居以后,我也就知道了,无论是外婆还是妈妈,一个人才不卤肉,卤肉都是为了众人的……逝者唤不回,如果连菜也丢了,味觉以后就再也无处可泊岸”;还有全家人在强台风天与漫淹的积水搏斗整晚后,妈妈“以食物平定惊惧”,整治小菜,熬一锅清粥,大家在电力还没恢复的“一屋黝黯”里,“默默吃着久违的清糜,温热暖和干净,一层层浸润了身体”……
食物是连口连心的事,所以,熬汤时室内“香暖的蒸汽”,是“一种家里有人的气味”,而“能随便一起吃碗面的对象,百千之中,实没有几位”,故而一餐一饭皆不可怠慢,作者说:“人实在渺小,须尽量自强。煮饭即自强,喂饱自己照顾他人,以应人生万变。”
《生命之道:中医的物、思维与行动》【美】冯珠娣/著 刘小朦、申琛/译 赖立里/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3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海外汉学或许是今天大多数人进入中医的最佳门径,因为汉学家既有中西比较的自觉,又真诚地就中医本身而提问。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荣休教授冯珠娣的《生命之道》由她2017年在耶鲁大学的讲座拓展而成,全书分四章,第一章从翻译的难题谈起,进入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后面三章分别对应了副标题里的“物”“思维”与“行动”,因而也可以简单地说,对应了中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或伦理哲学,尽管这三者之间是圆融贯通的。冯珠娣认为医学(不论什么医学)是宗教与科学关系中的特例:一方面,临床医学,区别于实验室的研究,具有实践性,充满意外和变量,另一方面,大多数现代人也不接受在治疗体系中信仰本身可以治愈病患,因此医学既非科学,也非宗教。冯珠娣继承了她老师席文的观点,认为医学更像一门艺术或技艺而非科学,更像一种文化形态而非自然科学。从建构主义和多元世界的观点出发,冯珠娣邀请西方读者关注中医。我想,生活在建立于1950年代的“世界上第一个多元的国家健康与医疗体系”下的我们,同样适合借助这本书来关注这一古老又现代的实践智慧学。至少它帮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生物医学分立认知为物的“疾病”在现代中医被替代为“证”?新近发展出来的“辩证论治”究竟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分析?组装?分类?回忆?建模?讯问?解释?理解?情境化?追溯?连接?关联?认知……
《未死之身:一位乳腺癌病人的生死独白》【美】安妮·博耶/著 李宜然、方歌/译,译林出版社,2023年1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书中有故事、有医学知识,但更多的是一位诗人/患者的情绪。癌症意味着疼痛,各种各样的疼痛,作者的文字感很好,让读者感受到切实的痛:“植入化疗输液港会很疼,护士告诉我。越年轻的病人,植入输液港时会越疼。我忍着不洗澡、不梳头,不再随心所欲地移动身体。我不再去想自己身体的其他部分以及它们还能做到的事,因为疼痛的部分使其他部分都逐渐褪去了意识。”
作者有些黑色幽默,在治疗过程中,她不断收到偏方:“有人发给我用小苏打治疗癌症的链接。另有一位曾经的学生写来电子邮件,询问我是否听说过果蔬汁疗法。”她只是客观描述这些,却未置一词。原来寻求各种西方医学之外的非理性疗法在全世界都流行,生病之绝望所滋生的各种念头,其中的因果关系倒是理性可以总结甚至预测的。
作者在书中还控诉了美国的《家庭与医疗休假法案》。医生告知第一次活检结果时,要求她必须有人陪同才行。作者是单亲妈妈,只能请朋友帮忙。她的朋友做着按小时计薪的工作,如果请假就会失去生活所需的薪水,所以只能在午休时间开车到郊区的诊所。“据美国劳工部工时部门报告,保护美国全职劳动者的《家庭与医疗休假法案》中的十二周(无薪)假期仅保障劳动者照顾‘有严重健康问题的配偶、孩子或父母’。”于是作者感慨道:“在美国,若你不是某个人的孩子、父母或是配偶,法律并不会为任何人请假照顾你提供保障。如果你在家庭的围城之外被人爱着,法律不在乎那爱有多深刻——即便是被世上所有不被官方承认的爱包裹,当你需要他人照顾时,这照顾也只能在暗中偷来的片刻中发生。”
好在作者最后战胜了乳腺癌中最凶险的“三阴性”乳腺癌。总结她的法宝,至少有两点:一是积极治疗(她后来换了医生,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治疗方式),不过成功与否也要看运气;二是朋友的爱让她的癌症变得“柔软”——关爱不能治愈疾病,但可以减轻痛苦。
《我在北京送快递》胡安焉/著,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2023年3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与一些观察型的研究者不同,本书作者胡安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起点,以平视的视角分享了他的几段工作经历,以克制而真诚的口吻记录下他的体验与感悟。过去几年内,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快递、外卖,这些行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然而也有人坦言,自己已经习惯将外卖骑手、快递员视作生活中提供服务的NPC。一些人对这些行业的工作者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和自己一样是并不完美,可能犯错的普通人。顾客与工作者之间的冲突频发,也体现了这个行业所面临的压力。另一方面,为快递公司工作的个人,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公司的高要求。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胡安焉“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一旦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而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也让他深有感触:“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除去这些直白的描述外,胡安焉对于自我的刨析,对于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或许只有如此坦诚,才能如实地记录下这一切,才能面对真实的自我。
《徙封:西周封国政治地理的结构—过程》于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8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徙封》,聚焦“商周之变”,考察西周封国政治地理的结构—过程的发生与演进,及其对当时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正如作者在“绪论”中所说:“商周之变是制度之变,而制度需要通过在国家政治地理空间中运行而逐渐确立。”“‘王畿—封国’结构是西周王朝历经数百年发展,在制度设计和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的空间形态。”
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封国格局”的概念:“所谓‘封国格局’就是封国之间的态势和布局。其中‘态势’指的是封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表现为封国间的地位高低和互相交往的密切程度,而‘布局’则指的是一种地域关系,体现为王朝政治疆域内的封国又在实际上可以被划分为若干小的区域,每个区域内的封国在历史渊源、国家面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各个区域与王朝的关系不尽相同。”“真正推动整个封国格局演变的力量还是来自王朝。”“由王朝直接授命进行的封国徙封,就应该是封国调整的最主要手段……西周不少重要封国的封地都曾经发生过变化,这种变化对西周封国格局和国家的政治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者表示:“这样一个既有人文内涵又具有地理要素的问题,是研究早期地理空间面貌及人地关系的最佳切入点。”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